海南黄花梨(学名:降香黄檀,Dalbergia odorifera)被誉为"木中黄金",因其稀有性、独特纹理和药用价值成为明清家具顶级用材。以下是系统性的鉴别与收藏要点: 一、核心鉴别特征1. 纹理与色泽 - 鬼脸纹:树干结疤形成的涡状
骨制文玩是以动物骨骼为原料制成的文玩艺术品,常见种类包括:
1. 牛骨文玩:质地紧密,适合雕刻佛珠、手串或牌饰。经过盘玩后,牛骨会逐渐由乳白变黄,最终呈现琥珀色或深棕色,包浆油润。
2. 驼骨文玩:密度高、油性足,常制成108颗念珠或雕刻件。初期呈米黄色,盘玩后颜色加深,形成红褐色或蜜糖色,玉化感明显。
3. 鹿角制品:包括鹿角扳指、印章等。因鹿角结构特殊,盘玩后纹路更清晰,颜色从浅灰褐渐变为深棕,常带有血丝状纹理。
4. 猛犸象牙化石:属于化石类骨制品,色白或浅黄。盘玩后色泽泛黄,包浆莹润,因材质稀有而备受追捧。
5. 羊骨文玩:多用于制作小型佩饰。初期偏白,盘玩后呈浅褐色,但质地较脆,需注意保养。
盘玩变色过程解析:
初期(1-3个月):表面逐渐吸收油脂,颜色开始泛黄或泛红,骨质的孔隙被填充,光泽度提升。
中期(3-12个月):氧化反应加剧,颜色更深,局部可能出现“开片”纹路,油润感增强。
后期(1年以上):达到稳定状态,形成浑厚包浆,部分高密度骨骼(如驼骨)会呈现玉化效果,透光性增强。
注意事项:
骨制品忌水、汗浸泡,需定期用软布擦拭;
避免暴晒或干燥环境,以防开裂;
纯手工盘玩比机器抛光更易形成自然包浆。
骨制文玩的魅力在于其自然纹理与岁月痕迹的结合,不同材质和盘玩方式会呈现独特变化,收藏时需关注材质的合法来源与工艺水平。
标签:文玩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