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田玉鉴别指南:产地、皮色与雕工 一、产地鉴别 1. 新疆和田料:公认品质最佳,尤其籽料,质地细腻油润,结构紧密。主要产自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,籽料多带天然皮色。 2. 俄罗斯料:白玉偏冷白,脂粉感弱于和田料
宣纸是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的核心载体,其种类繁多,特性各异,选用时需结合书写风格、墨法表现及作品用途。以下是主要宣纸类型及适用场景的详细解析:
1. 生宣(未加工宣纸)
- 特性:吸墨性强,墨色扩散明显,易形成“晕染”效果。
- 适用场景:
- 大字书法(如榜书、行草),需表现笔墨张力时;
- 写意画创作,追求水墨自然渗化;
- 练习飞白、枯笔等特殊技法。
- 扩展:生宣以安徽泾县青檀皮浆为佳,存放时间越长,纸质越柔和,称为“陈宣”。
2. 熟宣(加工宣纸)
- 特性:经明矾胶砑光处理,抗水性强,墨色不洇散。
- 适用场景:
- 小楷、工笔画等精细创作;
- 需要多层罩染的工笔重彩;
- 篆刻拓印时防止墨渍渗透。
- 注意点:反复渲染可能导致矾面脱落,出现“漏矾”。
3. 半熟宣(半加工宣纸)
- 特性:介于生熟之间,如煮捶宣、玉版宣,微洇墨但可控。
- 适用场景:
- 行书、隶书等需兼顾流畅性与笔触清晰度的书体;
- 兼工带写的绘画作品;
- 初学者适应墨色控制的过渡用纸。
4. 特种宣纸
- 皮纸(桑皮、楮皮):纤维长,耐皴擦,适合狂草或山水画皴法。
- 麻纸:古朴粗犷,多用于临摹敦煌写经或魏碑。
- 洒金/描金宣:饰以金箔,适用于册页、匾额等装饰性作品。
- 粉蜡笺:明清宫廷用纸,拒墨光滑,适合写匾对或小楷。
5. 地域与工艺差异
- 泾县宣纸:公认最佳,青檀皮含量达80%以上,有“纸寿千年”之誉。
- 夹江宣:四川产,竹浆混合,性价比高,适合日常练习。
- 现代书画纸:非传统原料(如龙须草),价格低但耐久性差。
选纸要点:
试墨:边缘处试笔,观察墨色层次与扩散速度。
听声:抖动时生宣声柔,熟宣声脆。
保存:避免潮湿,生宣可包裹无酸纸防蛀,熟宣需防折痕。
书法用纸的选择需与创作意图、个人风格深度结合,不同纸张的微妙差异往往直接影响作品气韵。传统宣纸的纤维结构、润墨层次仍是机器纸难以替代的,掌握纸性亦是书法修养的一部分。
标签:书法用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