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和田玉的油性需要综合观察皮色、手感、光泽、结构等多方面特征,结合实践经验才能准确评估。以下是老玩家的具体经验方法:1. 视觉油润感 优质和田玉表面呈现油脂光泽,既不是玻璃光的刺亮,也不是蜡质的闷光。在
辨别和田玉的真伪需要综合多方面的观察和专业知识,以下是详细的方法和要点:
1. 观察颜色和光泽
和田玉以温润柔和著称,颜色主要有白色、青色、黄色等,其中羊脂白玉最为珍贵。真正的和田玉光泽温润,类似油脂光泽,而假玉往往过于亮丽或发闷。染色仿制品颜色不均匀,过渡生硬,天然和田玉的颜色过渡自然。
2. 检查质地和结构
和田玉质地细腻,结构致密,肉眼观察时可见极细的颗粒。放大镜下,真玉呈现纤维交织结构(毛毡状结构),而仿制品可能显示气泡或均匀颗粒。市面上常见用俄罗斯玉、青海玉冒充和田玉,前者结构较粗,后者透明度偏高。
3. 测试硬度和密度
和田玉莫氏硬度在6.0-6.5之间,可用小刀轻划,真玉无痕迹。密度约为2.95-3.17 g/cm³,手感沉甸。假玉如玻璃或树脂制品较轻,且有凉感不足的问题。
4. 透光性验证
用手电筒侧光照射,和田玉透光均匀,内部可见细腻云絮状结构, Occasionally可见少量棉点或水线。染色玉或合成材料透光性异常,可能呈现斑点或泛紫光(注胶填充的紫外荧光反应)。
5. 触摸体验
真玉触感冰凉且升温慢,油脂感强,把玩后愈发油润。假玉往往塑料感明显,或过于光滑缺乏天然纹理。
6. 证书和产地鉴别
权威鉴定证书(如NGTC)是重要依据,需核对数据与实物是否匹配。注意商家用“广义和田玉”(如青海料、韩料)混淆概念,狭义和田玉仅指新疆和田地区产出的透闪石玉。
7. 听声音
用细绳悬挂玉件,以金属棒轻击,真和田玉声音清脆悠长,仿品声音沉闷短促。
8. 了解常见造假手段
- 滚料染色:将山料滚磨成籽料形状并染色,皮色不自然,毛孔分布人工痕迹明显。
- 合成材料:如乳化玻璃制品,内部纯净无结构,重量偏轻。
- 拼合玉:用真玉贴片覆盖其他材质,需仔细观察接缝处。
9. 历史与文化特征
古玉还需结合包浆、工艺和纹饰判断。现代仿古玉常用酸蚀做旧,但腐蚀痕迹与自然沁色差异较大。
和田玉收藏需长期经验积累,建议新手从正规渠道购买,并多接触实物对比。市场乱象中,警惕“捡漏”心态,高价玉种务必复检。
标签:文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