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别真假和田玉的专业方法与扩展知识1. 看玉质与结构 和田玉以温润细腻著称,优质料子呈油脂光泽,结构致密。真玉在强光下可见细密的云絮状纹理(毛毡状结构),而仿品(如石英岩、玻璃)往往结构过于均匀或可见气泡、
鉴别真假和田玉的专业方法与扩展知识
1. 看玉质与结构
和田玉以温润细腻著称,优质料子呈油脂光泽,结构致密。真玉在强光下可见细密的云絮状纹理(毛毡状结构),而仿品(如石英岩、玻璃)往往结构过于均匀或可见气泡、颗粒感。
扩展知识:和田玉的“纤维交织结构”是鉴定关键,俄罗斯玉、青海玉虽同属透闪石玉,但结构稍粗,油性较差。
2. 测硬度与密度
和田玉莫氏硬度6.0~6.5,小刀(硬度5.5)划不动,但玻璃仿品易留痕。真玉手感沉甸,密度2.95左右,掂量有压手感;常见仿品(阿富汗玉、方解石)密度低,手感轻飘。
3. 辨颜色与皮色
和田玉籽料皮色自然,常伴“汗毛孔”(微小撞击坑),染色皮色浮于表面,裂隙处颜料堆积。注意:顶级羊脂白并非纯白,而是带微黄或粉色调的暖白。
扩展知识:俄罗斯碧玉颜色鲜艳但黑点较多,青海料偏灰绿,韩料蜡质感强。
4. 听声音
用金属棒轻击,和田玉声音清脆悠长,沉闷短促则可能是石英或塑料。
5. 触觉与温度
真玉导热慢,贴皮肤初期冰凉感持久;玻璃或树脂仿品迅速升温。真玉雕刻处打磨精细,棱角圆润,仿品常有机械加工的崩口或划痕。
6. 证书与仪器检测
正规鉴定证书需有CMA标识,备注“和田玉(透闪石玉)”即为广义和田玉。红外光谱仪可区分充胶处理,折射率检测(1.60~1.61)辅助判断。
7. 警惕低价陷阱
和田玉籽料资源稀缺,克价数千元属常态,百元“籽料”多为滚筒磨光染色。山料中且末糖白、于田青白等也有收藏价值,不必盲目追求籽料。
8. 实战技巧
紫外灯下,部分充填处理的玉会发荧光;滴水法(真玉水滴凝聚不散)可作辅助参考,但非绝对。
补充文化知识:清代宫廷青睐和田黄玉,现代市场以红皮白肉籽料为贵,但黑青玉、塔青等小众玉种亦有潜力。建议新手从山料或雕件入门,逐步掌握眼力。记住,真正的和田玉是“精光内敛”,而非刺眼的亮光。
标签:和田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