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晶是一种含有针状矿物包裹体的水晶,其包裹体形态和能量场说法在矿物学、 metaphysics(玄学)领域均有广泛探讨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 一、包裹体的矿物学特性1. 包裹体类型 - 金红石发晶:含金红石(TiO₂)针状包裹体,呈
翡翠的种水色工是评估其价值和品质的四大核心要素,需结合矿物学特征与市场行情综合分析。以下为详细解析:
一、种(质地结构)
1. 玻璃种:晶体粒径<0.01mm,透光率达90%以上,肉眼无结构感。顶级玻璃种如缅甸摩西沙矿产出,单件手镯拍卖价可达千万级。
2. 冰种:0.01-0.05mm晶体颗粒,透光率80%左右,可见轻微棉絮。近年新矿冰种泛灰,老坑冰种带荧光价差可达3-5倍。
3. 糯种:0.05-0.1mm晶体,典型粥状透光。细糯种起胶感与粗糯种价差显著,同一尺寸吊坠价差可达万元。
4. 豆种:晶体>0.1mm明显可见,颗粒感强。但特殊"豆青种"色彩浓阳者仍有收藏市场。
补充知识:种的老嫩与成矿年代相关,老种翡翠结构更致密,次生矿经河水搬运淘汰杂质,品质普遍优于新山料。
二、水(透明度)
1. 三分水标准:3mm厚度全通透为,2mm透光为中等,1mm不透属低档。
2. 水头与种质关联性:玻璃种必配三分水,但冰种可能因棉絮影响仅达二分水。
3. 特殊现象:"水沫共生"翡翠常因钠长石含量高呈现异常透明,需警惕非纯正翡翠。
三、色(颜色体系)
1. 正绿色系:
帝王绿(铬致色,波长530nm):每增加1克拉戒面溢价约15%
阳绿(含铁杂质):色浓度每差一级价差30%
苹果绿(Cr/Fe混合):缅甸帕敢矿区特色
2. 特异色:
紫罗兰(锰致色):种水限制下,浓紫手镯仍可破百万
红翡(赤铁矿浸染):天然烧红鉴别需500倍放大镜观察晶界
墨翠(绿辉石质):打灯透绿程度决定价值,优质者透光率需>70%
3. 色形分布:带状色比云状色价值高20%,满色件要求色覆盖率>95%。
四、工(工艺评价)
1. 传统工艺:
京作:乾隆工讲究"两分料八分工",当代苏邦玉雕大师作品工费可达料价50%
揭阳工:侧重调水挖脏,蛋面弧度偏差需<5°
2. 现代创新:
立体镂雕:危地马拉翡翠多采用以掩饰棉裂
微镶嵌:PT900金镶钻工费按件计,复杂款超万元
3. 作伪工艺:B+C货酸蚀网纹在40倍放大镜下呈蜘蛛网状,紫外荧光反应呈强蓝白。
估价参考体系(2023年行情)
1. 手镯类:
玻璃种满绿:800-3000万
冰种飘花:50-300万
细糯种春带彩:8-50万
2. 摆件类:
大师工冰种山水:工料比1:2,总价百万起步
普通糯种人物雕件:3-10万
3. 珠链:
6mm玻璃种珠子单颗价>5000元
色匀度影响大,色差珠链折价可达70%
注:实际交易需结合具体瑕疵(绺裂、杂色)、成品年代(清末老翠有溢价)、证书类型(GUILD/GIC证书分级更细)综合判定。缅甸公盘原料标王溢价常达市场价2-3倍,需注意源头与终端价差。
标签:翡翠